当前位置: 首页> 活动互动>“寻声者”蜗友联谊会
【新快报】女子12岁失聪 53岁装上人工耳蜗后第一次听到儿子喊妈妈
发表时间:2020-01-14

东莞陈先生的母亲,12 岁时因一场脑膜炎导致双耳失聪,从此坠入无声世界。

陈先生从小许下愿望,将来要挣很多很多钱,让妈妈重新能听见。

陈先生攒了 30 多年的愿望,终于在 2019 年实现了——丧失听力近 40 年的母亲,在珠江医院耳鼻喉专家张宏征教授帮助下成功植入人工耳蜗,他的一声声 " 妈妈 " 终于在母亲耳边有了回响。

日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喉科主办的 " 寻声者 " 蜗友联谊会上,100 多名患者和家属齐聚一堂分享手术、康复经验。

其中,来自东莞的陈先生分享了帮助母亲重拾听力的故事,说起几个月前,母亲时隔 40 年再次听到声音,他感慨万千,几度落泪。

童年脑膜炎致耳聋再听到已过 40 载

陈先生的母亲叶女士今年 53 岁,12 岁时,得过脑膜炎,由于当时的治疗条件有限,叶女士随后双耳失聪,从此生活在漫长的无声世界里。

" 妈妈由于听不见,从小对她的印象,就一直默默地干活,从来不参与社交活动。" 陈先生表示,自己小时候就许下愿望,长大后要好好挣钱,帮助母亲重听声音。

陈先生结婚后,生育了一儿一女,妻子也非常支持他的想法,期间,夫妻两人带着母亲辗转多家医院,甚至两度尝试过手术,但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 由于失聪太久,手术再次失败的机率很高。" 有医生这样劝他们。但陈先生和妻子并不不放弃。经人介绍,他来到珠江医院,找到耳鼻喉科副主任张宏征教授。

" 手术确实非常困难,因为失聪 40 年了,叶女士双侧耳蜗已严重骨化,造成人工耳蜗手术中难以获得插入电极的内耳腔道,这也是此前两次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此外,近 40 年超长期听觉剥夺后是否能重新获得听觉,这是全世界的难题,即使冒各种风险成功完成植入了人工耳蜗,能否如愿听见声音,谁也无法保证。"

" 我们还想试一试。" 面对家属的坚持。张宏征教授也被感动,决定放手一搏。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与准备,2019 年,叶女士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如期进行。

术中,张宏征教授需要在严重骨化的耳蜗内,用显微电钻一点点磨出一个小通道,准确定位残存神经末梢的位置。" 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不然术中极可能大出血或伤到神经 "。

所幸,通过技术与极致的专注,叶女士的手术成功了!

" 妈妈 ……" 术后 3 周,人工耳蜗开机,失聪 40 年的叶女士,终于听到了儿子清脆的第一声呼唤。

目前,经过不断地调机与适应,叶女士已逐渐能与家人进行简单交流。

" 叶女士还需要重新学习语言,如同讲普通话的人去到了德国。听声音、说话没问题,但听德语则需要学习和训练 ",张宏征建议陈先生和叶女士多多做语言、声音方面的训练。

医生帮耳聋学霸少年筹款助他回有声世界

分享会上,15 岁少年杨杨讲述自己从听力下降到双耳全聋再到重拾听力的故事,讲述中,他多次感谢母亲的不放弃和陪伴以及医生无私的帮助。

原来,6 岁起,杨杨就因听力问题找张宏征医生看诊,2 年前,杨杨听力最终完全消失,但家里的经济条件有限无法为他植入人工耳蜗,得知困境后,张宏征私人募集了数万元的善款,使他顺利做了手术,重回有声世界。

2004 年出生的杨杨,3 岁多还不太会说话,直至 5 岁,才被确诊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和感音神经性耳聋,正是因为听不到,才导致他说话能力受限。

装上助听器后,杨杨能听到一些声音,但总是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听讲。即便如此,杨杨学习还是非常努力,700 多人的年级里,能考前 200 名。

然而初二下学期后,在紧张学业压力下,他残存的一点听力都丧失了,为此休学了半年,而植入人工耳蜗,是唯一让他重回有声世界的办法。

" 我家里经济条件很困难,即便是申请了优惠政策,也只能报销两三万,然而面对 20 多万的总额,这只是杯水车薪。" 那段日子,做建筑的爸爸,揽了很多重活、累活,妈妈也哭着到处借钱。

" 看到她为我焦虑、憔悴、苍老,我心酸极了。有一次忍不住了哭着跑过去跟她说:" 妈,实在不行就不做了!"

感念孩子的学习努力和善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张宏征主任认为不能因为孩子听不见而耽误他未来的人生,于是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求助,自己也捐助了 1.5 万元,为杨杨募集手术费用。

不久,张宏征教授成功为杨杨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开机后听到妈妈声音的那一刻,小伙子兴奋极了。为了尽快适应,加强了康复训练,第三天就可以听音乐和 BBC 学英语。

聋儿 5 岁前是最佳植入耳蜗时间

随着我国的听力筛查日益普及,加上医保和各类慈善基金对听障孩子的倾斜资助。越来越多的听力障碍家庭,因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而告别无声世界。

张宏征表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年龄限制.但是由于语言中枢的问题,如果患者年龄偏大,就错过了语言发育期。

一般来说,最佳年龄应为 12 个月至 5 岁,在聋儿 5 岁前进行植入是最佳时间,因为孩子听力发育最活跃是在 12 个月到 5 岁左右,这时候是接受语言发育最高峰,过了这个阶段接受语言的能力就明显下降了。若术前患者能佩戴 3 至 6 个月助听器,并进行听力康复训练,将对术后言语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6 ― 12 岁属于第二阶段,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言语康复训练来达到家长的期望程度;12 岁以上的孩子,因错过了语言发育期,家长应有合理的期望值。所以,建议已经确诊必须要通过人工耳蜗恢复听力的患者家长,请尽早为孩子选择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千万不要错过孩子的最佳语言发育期!

新快报记者黎秋玲 通讯员伍晓丹报道


(全文链接:https://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e1c3c761bc8e084180001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