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24日,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广东省临床基因检测质量控制中心主办,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年全国微流控与精准检验医学高峰论坛在理邦仪器总部——理邦科技园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检验专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微流控与精准检验医学的前沿发展!
本次论坛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检测分会主任委员邹伟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林勇平主持。邹伟民主任介绍了此次与会嘉宾,并对论坛的超预期盛况表示肯定。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检测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基因检测质控中心主任邹伟民(左)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林勇平(右)
会议研究讨论了国内外微流控技术的研究与进展,提出POCT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与未来精准诊断面临的挑战,并对POCT质量的管理展开探讨。来自检验领域的顶尖专家大咖们、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浩等均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孙炳刚
随着精准检验医学的发展,微流控技术成为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技术制高点,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孙炳刚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微流控技术在近几年取得蓬勃发展,理邦仪器作为学会的会员单位,近几年来取得非常出色的科研创新成果,希望搭建多领域交流、共享、合作的平台,促进微流控技术在临床试验的应用,推动国家精准检验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POCT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检测平台和应用场景平台,最大的特点是“小、快、非专业操作”,技术的革新将引领POCT行业的发展,生物芯片技术、微流控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是新一代POCT发展的主要基础技术,POCT将呈现积极的发展趋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 康熙雄
康熙雄教授在课题中指出,在政策环境的支持下,POCT的发展有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分级诊疗带动基层医疗市场的扩容、临床科室需求的猛增、5大医疗中心建设及创新政策的扶持,将推动POCT的迅速发展,并提出POCT新形势的5大核心要点:
专家们认为,微流控体外诊断技术作为检验医学的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机遇。
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院长周钦
检验要服务于大健康,小型设备是必然的趋势。临近需求的地方,由非专业人员即可操作的,短时间得出准确度高的检测结果的临床实验室检验,是时代所趋;微型化,集成化,自动化,个体化,是检验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医学研究室负责人刘大渔
国力的增强和科技的进步促进新技术的发展,为推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高附加值体外诊断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分级诊疗和公立医院的改革对体外诊断技术有迫切的需求。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陈建芸
基于对免疫层析、免疫微流体和微流控生物芯片三种POCT技术平台的临床性能评估,数据显示,基于微流控生物芯片技术的产品总体性能优于基于免疫层析和免疫微流体的POCT检测产品,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微流控技术正在为多科室领域的疾病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张辉主任从健康中国的视角谈POCT,指出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今后十年仍将快速增长,临床医生更加呼吁精准POCT技术的出现。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张辉
心血管病防控需要战略调整,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防控体系重要的环节。预防应该放在第一重要的地位,做到预防第一、治疗适度、康复充足。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介入治疗、抢救、心脏康复环节等,POCT技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许俊堂主任在课题中也表示,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上,精准化的磁敏免疫分析系统实现了媲美大机器的精密度,磁敏的灵敏度与发光在同一个数量级上,远高于传统的POCT产品,并在课题中提出胸痛和呼吸困难诊断的新标准:新的急诊组合——cTn、BNP(NT-proBNP)、D-二聚体。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许俊堂
在心衰的诊断上,界值是一个客观的指标,与心衰主观症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因此用任何界值直接诊断心衰都不合适。
此外,“磁敏免疫分析仪在新型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带来新的依据和方法,在肿瘤标志物群诊断中,基于抗体的微流控芯片法捕获循环肿瘤细胞,不但能提高判断率,避免肿瘤“漏网”,还有助于临床分型分期判断。”汪付兵主任表示。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主任技师汪付兵
医疗技术应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检验医学+交叉融合”为举措,加强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物理化学材料学等交叉融合,协同创新。
POCT检测不如“集中化检验”精准,是业界共同担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周向阳主任表示,POCT检测的精准是相对的,能满足其所服务的医疗需要即可。关于POCT质量管理,他认为信息化和网络化是POCT规范管理和质控的解决之道。
广西临床检验中心主任周向阳
“互联网+”的思维给POCT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带来了更好的启发。利用互联网技术连接POCT设备,可有效杜绝管理死角,特别是能解决以往基层医疗单元、移动医疗单元POCT设备管理难的问题。
此外,POCT符合医疗和大健康的刚需,有利于解决偏远地区就医困难,检验水平较落后的现状。“在分级诊疗中,POCT其实非常适合农村、社区、养老、慢病等医疗服务的分散检测,有效规范这些领域的POCT检测和质量保证,不仅能提升健康服务水平,还能促进POCT的进一步推广普及。”
理邦首席科学家林朝博士认为,从“传统的中心实验室模式”到“POCT模式”的转换,主要关注点在于快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快”的临床意义,且POCT诊断趋向于智能化和微型化。
理邦仪器首席科学家林朝
今天难度大的检测可能由于新技术、新疗法选择和新护理模式,明天将进化为POCT检测(比如:POCT分子诊断),电子病历系统、远程数据终端及医疗信息化平台的不断完善和普及将促进POCT市场的快速增长。
微流控技术是一项涉及多个尖端技术领域的交叉学科技术,石西增博士从工程的角度分享了微流控的控制问题和控制的实现方案,强调了精准度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东莞博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西增
微流控最适合的体外诊断产品领域是POCT。我们希望通过微流控的高度集成,能够在POCT设备上来实现在大型实验室里面才能实现的功能,同时在性能上有所保证。因此我们研发了m16磁敏免疫分析仪,它集成了微流体结构和生物芯片,使得产品可以用于免疫检测的各个领域。当然,微流控的应用并不仅限于免疫检测,它同样可以用于基因检测。
在以前,高敏肌钙蛋白测试只有在大型发光设备上才能实现。现在通过采用微阵列生物芯片和精密的微流体技术,理邦的m16磁敏免疫分析仪在灵敏度、精准度方面也具备了高敏检测的能力。这是业界首次在POCT设备上实现高敏肌钙蛋白检测。
会后,专家学者们共同见证了“理邦仪器年产500万片微流控测试卡生产基地投产剪彩仪式”,专业化、高度规模化的微流控测试卡生产基地的投产将为IVD事业的发展带来坚实力量。
会议之际,各位专家学者还参观了理邦微流控测试卡生产基地及理邦科技园展厅等,对目前微流控技术及前沿医疗设备有了更深的理解。
随着微流控芯片技术、微阵列生物芯片、磁敏免疫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POCT产品,结合我国现阶段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高精度即时检验系统(POCT)必将在精准医疗、分级诊疗、移动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更好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好准备;也希望中国民族企业能发挥“格桑花”的企业精神,共同助力国家精准检测水平的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