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活动互动>第五届妇产科微创治疗珠江论坛(MIGO)暨第十七届中国及亚太地区微创妇科肿瘤协会(CA-AMIGO)高峰论坛暨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肿瘤分会2019年会暨广东省宫颈粘连防治新进展学习班
群贤毕至聚羊城,百家学者话微创——第五届妇产科微创治疗珠江论坛(MIGO)盛大开幕
发表时间:2019-12-04

凝聚青年医师风采

开辟妇科微创新篇

——第五届妇产科微创治疗珠江论坛(MIGO)

暨第十七届中国及亚太地区微创妇科肿瘤协会(CA-AMIGO)高峰论坛

暨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肿瘤分会2019年会

暨广东省宫颈粘连防治新进展学习班


由中国及亚太地区微创妇科肿瘤协会(CA-AMIGO)、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及上海仁济医院联合承办的第五届妇产科微创治疗珠江论坛(MIGO)暨第十七届中国及亚太地区微创妇科肿瘤协会(CA-AMIGO)高峰论坛暨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妇科肿瘤分会2019年会暨广东省宫颈粘连防治新进展学习班在著名的花城盛大召开!在今天的学习中,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青年医师们联袂进行精彩的现场手术展演,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和国内优秀手术专家对20余种女性生殖道疑难复杂手术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同时,还举办了第一届“珠江杯”妇产科手术视频大赛暨人民卫生出版社《妇产科常见手术图解教程》作品选拔比赛。中国妇产科网作为本次大会的合作媒体,将为大家带来精彩的现场盛况!



术前专家指点 


陈高文医生:精彩手术视频联播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陈高文医生为大家分享了精彩手术视频联播,陈医生通过宝贵的影像资料生动形象的讲解“单切口外阴癌根治术”和“将生活元素融入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中去”等手术方法,陈医生通过分享了自己积累的临床助手经验,详细讲解了手术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剖技巧,并提供了腔镜视频展示“干”与“湿”的节奏把握、主刀医生对于宫旁组织及膀胱宫颈韧带出血的止血策略及思考,让在场学者进一步理解手术的知识点,获益匪浅。


 

姚书忠教授:腹腔镜环扎术后的常见问题极其处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姚书忠教授为大家讲解了关于“腹腔镜环扎术后的常见问题极其处理”的精彩讲座。姚教授首先强调宫颈环扎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主要方法,经腹腔镜和经阴道环扎的区别在于腹腔镜高位子宫峡部环扎是保证其成功率比阴式环扎高的关键因素,姚教授指出腹腔镜子宫峡部环扎无论是孕前、孕后进行,其有效性及成功率均比阴道环扎要高,建议多采用腹腔镜子宫峡部环扎。随后,姚教授重点讲解了关于腹腔镜环扎术的常见问题,如术时切开阔韧带腹膜时,损伤子宫血管引起出血时,应进行及时止血。若孕前发现环扎带切割宫颈,裸露于宫颈管可经宫腔镜检查诊断,明确诊断后应行腹腔镜手术拆除环扎带同时重新进行环扎。若环扎后孕囊凸出宫颈管或阴道,提示宫颈环扎带过松,孕囊可通过不足一厘米的环扎口挤出回宫腔后重新进行环扎。姚教授结合自身经验,分步骤详细讲解了腹腔镜环扎术后的常见问题极其处理,并进行了大量视频演示,让在场学者对于腹腔镜子宫峡部环扎的常见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米鑫教授:手术并发症的处理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米鑫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损伤处理”的精彩讲座,妇科恶性肿瘤术中肠道损伤的总体发生率为2.9%,其中中晚期卵巢肿瘤减灭术及宫颈癌根治术肠道损伤的发生率最高;晚期卵巢损伤的发生率为5.4%,主要发生损伤部位为结肠及小肠;宫颈癌根治术胃肠道损伤的发生率为0.9%,主要损伤部位为直肠;开腹损伤的发生率为3.5%,米教授指出手术并发症的处理一直是医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米教授告诫大家,在进行手术时,术中可行直肠检查,必要时要进行肠镜检查,便于早期发现,机械性损伤常在术后24至48小时,而热损伤则较晚发现,通常在术后4至10天才被诊断;高度怀疑有肠道损伤发生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并及时请有经验的普外科医生会诊。



术后专家论足


王庆一教授: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的初步体验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王庆一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的初步体验。在外科手术操作的四大基本原则中,微创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微创是一种理念,科技进步助力腔镜和能量设备的发展,外科手术从理念和方法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王教授讲到,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专家意见已发布三年,国内单孔开展的如火如荼。随后,王教授向大家展示了一例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视频,并详细的讲解了操作时的要点、注意事项及其适应症和禁忌证。王教授认为,单孔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时,没有角度剥离肌瘤、没有杠杆撬出肌瘤,以及手术操作习惯的难以适应正是单孔腹腔镜手术的难点所在,但是大家可通过各种器械的交替配合、以及搭配举宫器的使用来获得良好的子宫操纵以破解此难点。此外,应根据肿瘤情况灵活选择手术方式。王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1年以来的丰富经验,令在场学员受益匪浅。


 

贺红英:晚期、持续性或复发性宫颈癌靶向治疗进展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的贺红英教授与大家分享了晚期、持续性或复发性宫颈癌靶向治疗进展。2015年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达10.643万,死亡4.77万,尽管近年HPV疫苗及宫颈癌筛查在我国越来越普及,但是持续性、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的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且其5年生存率低于5%。贺教授讲到,对于晚期、持续性或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现状为:确立铂类最佳给药方案→寻找可延长生存的铂类联合给药方案→寻找铂类基础的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最佳方案→免疫治疗。研究表明,顺铂+紫杉醇是目前的标准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获益更大。贺教授强调,最新的NCCN指南中推荐含铂/非铂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是复发或转移宫颈癌的一线标准方案。最后,贺教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靶向治疗的分类及相关进展,包括抗血管生成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多种靶向药物。贺教授强调,目前,免疫治疗的应用初现端倪,如何筛选有效的生物标记以及如何联合治疗亟待探索,她通过大量权威指南和文献向大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数据,令大家收获颇丰!



崔恒教授:卵巢癌生物学行为指导下的手术决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崔恒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卵巢癌生物学行为指导下的手术决策。崔教授讲到,指南和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卵巢癌临床决策十分重要的依据。但仅依据这些远远不够,甚至会在许多情况下出现重大偏差。他强调,临床治疗决策的核心依据应是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或特性。崔教授指出,卵巢癌是个复杂、难治的疾病,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极大,医学不断发展,指南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动和完善,许多一段时间内认为正确或恰当的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或不恰当的。最新发表在《Science》上的两篇研究均表明:转移到淋巴结的肿瘤细胞并不总是被局限在局部或沿淋巴通路扩散,也是经血循环远处转移的肿瘤细胞来源之一。随后,崔教授通过大量文献与大家分享了关于卵巢癌不同治疗方式结局的最新数据。最后,崔教授总结到,卵巢癌的治疗既要坚持规范化,又要注重个体化,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目前我们还知之甚少,需要不断再深入研究。他深刻的讲解,令大家满载而归!



第一届“珠江杯”妇产科手术视频大赛决赛

晚上的现场学员热情依旧不减,第一届“珠江杯”妇产科手术视频大赛自开赛以来,便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参赛选手们的作品,经过层层严格筛选,最终有十五位选手站到了最终一站的舞台上。比赛结束后由王沂峰教授、陈捷教授、王刚教授、李斌教授、张师前教授、范江涛教授、李慧玲副主任医师、郭遂群教授、王建中教授作为评委进行了严格的评审。最终角逐出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中国妇产科网作为本次大会的支持媒体,第一时间为您呈上现场盛况!




(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dbL2nyfegV8eSnBRzCjV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