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个现象叫做“药吃了没用”——同一种病,同一种药,有人吃了有用,立竿见影,有人吃了没用,甚至有的人还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这是咋回事呢?
当然,首先,我们得知道药物临床有效率不可能是100%的,有的药物临床有效率还很低,然后,那为什么存在着这个问题呢?是不是药物临床没有效率就该退市、就不能吃了呢?
答案:不是的!
这涉及到个体的药物作用基因位点不同、药物代谢水平不同等一系列的原因,这就是“精准用药”要解决的问题。
9月21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用药分会年会在广州召开,参会专家们聚集精准用药,从基础研究、检测平台、临床应用、案例讨论、标准规范等多个维度,对精准用药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再次推进了精准用药在我省的研究和应用。
精准用药,从药物基因检测告知开始
为了规范和促进精准用药,精准用药分会的专家们着手了《药物基因检测告知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研究,对涉及到的药物、基因位点、用法用量建议等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初步梳理出与药物基因检测相关的89个(类)药物,涉及47个基因、125个位点,这些药物与位点的结合直接影响着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的问题。《共识》把这些药物分为“需要检测”、“推荐检测”、“建议检测(中高危患者/疗效欠佳/不良反应)”等3类,以指导临床用药,促进提高临床诊疗效果、缩短药物达标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深圳市儿童医院湛敏汇报《共识》研究进展
在此次会上,与会专家对《共识》进行了再次讨论,将按团体标准进行完善,计划于2020年正式发布。相信《共识》的发布将为规范、促进、推广精准用药起到积极的作用。
精准用药创新与推广,让用药更精准
围绕药物基因检测在临床中的实践与探索,5位专家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每个报告都紧贴临床实际,从案例出发,分享基因检测中的实践经验。同时,将临床实践过程中的难点与困惑,同参会的同道们一起探讨。参会者不停用手机拍下精彩的报告内容,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都感到获益匪浅。
学术报告1
《药物基因组学在精准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蒋正欣 江苏先声医学诊断有限公司 高级医学经理
蒋正欣博士从“药物基因组学最新研究进展:临床证据与指南”、“重要临床获益性研究列举”和“先声诊断和MassARRAY®平台优势”三个方面进行报告,提出“精准医疗成败在于:精准用药。”药物基因组学(PGx)检测的目的在于1.明确引起个体药物反应差异的基因多态性;2.指导临床合理用药;3.疗效最大化,不良反应最小化;4.减少药物治疗费用。
学术报告2
《药物基因检测个体化用药平台建设的思考》
梁嘉碧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药学部临床药学室主任
梁嘉碧主任分享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药物基因检测个体化用药平台建设的经验,细致地讲述了检测平台的建设及优化改善的全过程、具体的工作模式,并进行了反思总结,毫无保留地将实践经验分享给参会人员。她还提出,希望能够打破壁垒、优化分工,推动结果在不同检测单位间互认,避免重复投入、重复检测,避免资源浪费。
学术报告3
《脑卒中的精准治疗》
孟珩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孟珩主任系统地介绍了缺血性卒中的综合系统管理,以及针对轻型卒中/TIA的临床研究—CHANCE研究,指出:“脑卒中治疗已经越来越追求精准治疗,每一个患者不同疾病阶段的个体化评估和治疗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学术报告4
《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中国慢病人群精准用药研究与应用》
万子睿 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基因扩增实验室技术负责人
万子睿研究员介绍了北京朝阳医院关于中国慢病人群精准用药研究与应用的项目,聚焦慢病合理用药,分析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精准用药模式。
学术报告5
《药物基因检测在风湿病中的实践与再思考》
莫立乾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临床药师
莫立乾博士对风湿病治疗药物的基因检测进行了分析介绍,强调:在研究时不应只是泛泛地进行频率调查,或简单地了解基因多态性与疾病预后、转归的联系,更应该重视基因多态性与疾病临床表型多样性的内在联系。另外,需多基因多位点进行更深入的综合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综合评价药物基因组学的整体影响,提高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达到精准医疗的目的。
精准用药案例评选:树典型,促发展
个体化精准用药,已经走到患者身边。此次年会,向全省药师征集精准用药典型案例,征集基于精准药学/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对患者用药方案进行干预或管理,挑选了13个能够体现精准药学在临床实践上的优秀应用案例,现场进行“精准用药典型案例分享报告会”,现场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精准用药典型案例评选活动获奖名单 | |||
奖项 | 案例 | 获奖者 | 单位 |
一等奖 | 一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用华法林致INR异常升高的病例汇报 | 曲晶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二等奖 | 临床药师参与一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 | 周美辰 | 广州市胸科医院 |
一例华法林不敏感的病例讨论 | 廖日房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
三等奖 | 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及华法林个体化用药 | 韩伟超 | 东莞市人民医院 |
一例TDM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药物相互作用的案例分析 | 王占璋 | 广州市惠爱医院 | |
精准药学工作汇报 | 龚丽娴 | 南部战区总医院 | |
优胜奖 | CYP3A5*3基因检测与他克莫司的个体化给药案例 | 陶斯湄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华法林相关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 | 李强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血浆置换治疗患者癫痫持续状态对苯巴比妥血药浓度的影响 | 古春萍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
胺碘酮致胆红素及INR异常一例 | 谢又佳 | 南部战区总医院 | |
2019精准用药年会案例征集 | 潘伟祥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因检测案例分析 | 卓烨烨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
一例阿米替林中毒的CASE | 左巧云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
刘世霆主任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季波、杨西晓为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杨威、黄际薇为三等奖获得者颁奖
丁少波、王妍为优胜奖获得者颁奖
刘世霆主任在作案例点评时指出,优秀案例都是来自于长期的研究和积累,鼓励每一位药师把每一位患者都当成研究对象。提醒药师不仅要关注成功案例,也要关注失败的案例。
刘世霆主任作案例点评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用药分会于2018年8月18日正式成立,用药分会借助学会多领域交流共享的优势,规范与指导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在精准用药中的研究和应用,共同促进“个体化精准药物治疗”在精准医学研究与应用。分会成立一年以来,依托学会多学科组合、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平台优势,围绕个体化精准药物治疗,做了很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广东省药物基因检测与个体化精准用药的快速发展,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精确的健康保障。
精准用药分会副主委伍俊妍主任主持开幕式
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介绍学会近况
精准用药分会主委刘世霆主任致辞
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出席会议,并对学会近期工作进行了介绍,对精准用药分会开展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精准用药分会刘世霆主任委员、分会委员及相关药学人员共约200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