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活动互动>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分论坛——第三届华南精准医学肝病高峰论坛
组学技术快速发展 肝病诊疗进入精准医学时代
发表时间:2019-10-09

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分论坛——第三届华南精准肝病高峰论坛于2019年9月29日在广州召开,本届会议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主办,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联合承办,华南精准医学肝病高峰论坛于2017、2018年已连续成功举办2次,会议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社会和行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此次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感染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全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王福生院士作大会主旨发言,还邀请了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精准肝病学术交流和专题演讲,并开展精准肝病学术大讲堂,吸引了300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参加会议。

 2019年肝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宣传稿 1008(1)297.png

会议现场人气爆棚

2019年肝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宣传稿 1008(1)308.png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主持开幕式

 

激情开场:唱祖国赞歌,书爱国情怀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伴着深情动人的歌声,会议拉开了帷幕。听到耳熟能详的《我和我的祖国》,全场起立,挥动手中的五星红旗,加入大合唱。随后,现场上演“书法秀”,执笔挥毫,一笔一划尽显豪情万丈,一横一竖是爱国情怀。大会以一首赞歌、一幅墨宝,向祖国母亲献礼,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2019年肝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宣传稿 1008(1)504.png 

全场合唱

2019年肝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宣传稿 1008(1)511.png 

现场书法秀

2019年肝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宣传稿 1008(1)519.png 

祝福祖国


国人牵头全球规模最大、进展最快的肝癌早筛临床研究项目

在会议上,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陈磊教授代表项目组公布了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万人队列肝癌极早期预警标志物筛查项目(即PreCar肝癌早筛项目)所取得的具有重要意义的进展

2019年肝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宣传稿 1008(1)638.png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陈磊教授汇报项目

PreCar研究是由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王红阳院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共同牵头,国内近二十家临床中心参与的肝癌早筛前瞻性临床项目,于2018年4月正式启动。该项目计划入组患者1-1.5万人,截至目前,项目组已完成前瞻队列(肝硬化患者)入组约4000例,部分早期入组的患者已经达到第3个访视点(期间每6个月一次随访)。

2019年肝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宣传稿 1008(1)834.png 

PreCar研究牵头人之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

根据初步分析数据显示:该项目基于自主开发的肝癌患者分类模型相较现有诊断金标准提前6-12个月筛查出极早期肝癌患者,转癌比率较完成随访患者的整体转癌率富集了13倍以上,显示出了优异的预警筛查性能。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望提升5倍以上,同时获得更高的治愈机会。PreCar研究迄今为止全球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进展最快的肝癌早筛临床研究项目,也是目前唯一公布前瞻性研究数据的同类项目,更是同类肿瘤早筛早诊研究中性能数据最为振奋人心的一个由国人牵头组织的项目。


免疫治疗,成为慢性肝病精准治疗“新武器”

慢性肝病的治疗效果,一直是精准肝病研究的痛点和难点,此次论坛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感染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全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王福生院士做大会主旨发言——儿童功能性治愈启迪与思考”,王院士针对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这一特殊群体,结合团队的最新成果介绍了这类特殊人群的治疗现状以及宿主免疫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2019年肝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宣传稿 1008(1)1279.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发言

王院士指出与成人乙肝相比,儿童乙肝应用抗病毒治疗后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和HBsAg清除率明显升高,其原因可能与患儿建立免疫耐受时间短和机体免疫功能较强有关系。同时也指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要达到功能性治愈,需要在抑制病毒的基础上,加上有效清除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和病毒储备库(cccDNA)的药物,恢复机体对HBV特异性的免疫功能。因此,乙肝免疫治疗的前景非常好,通过阐明慢乙肝患者特异性免疫应答功能低下相关的机制、并针对性地建立免疫治疗方法,如治疗性疫苗、激活天然免疫系统的药物以及增强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方法,乙型肝炎的功能性治愈就有希望。


组学技术快速发展,助力慢性肝病的精准防治

各种组学技术与及相关分析方法的快速发展,为慢性肝病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提供了可靠的手段。本次论坛中,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官道刚教授与周伟杰教授,分别报告了“多组学建模解析肝炎肝癌转化过程中驱动网络的演化规律”和“肝脏血管稳态与血管重构在肝纤维化进程与治疗中的作用”

2019年肝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宣传稿 1008(1)1744.png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道刚教授作报告

2019年肝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宣传稿 1008(1)1766.png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周伟杰教授作报告

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赵方庆教授,做了题为“环形非编码RNA与肝癌”的报告,阐述了环形非编码RNA在肝癌发生发展中重要作用以及在肝癌精准诊治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2019年肝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宣传稿 1008(1)1873.png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教授作报告

来自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张锐教授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薛宇教授,分别论述了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数据分析的最新进展

2019年肝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宣传稿 1008(1)1964.png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锐教授作报告

2019年肝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宣传稿 1008(1)1984.png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薛宇教授作报告

来自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魏来教授和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周宏伟教授,则各自报告了人类微生物组和人类疾病特征菌群的相关研究。

2019年肝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宣传稿 1008(1)2072.png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魏来教授作报告

2019年肝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宣传稿 1008(1)2090.png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周宏伟教授作报告

会议同期还召开了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肝病分会全体委员会会议议,选举增补新的分会委员,并对2020肝病分会工作进行了讨论,为明年工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