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首届中国中医药四化发展高峰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楚源在论坛中表示,广药集团已与香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科研、人才、产业、医疗、文化等五位一体的战略定位。“一带一路”建设蓬勃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首届中国中医药“四化”发展高峰论坛搭建了国内首个中医药四化研究顶层交流平台的思路,将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在业界看来,中药进行“二次开发”或将成为更多企业的选择,可以借此往大健康、治未病方向做大做深,或往循证医学、临床数据方向做尖做强。
对此,广州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子峰发表,广药集团的白云山板蓝根的二次开发彰显了中医自信。
杨子峰指出,中药抗病毒的内涵,一定是抗病毒、抗炎机制同时并进;中药是复方,复方是宝贝,哪怕是单个药也是小复方,它蕴含多成分、多靶点,多分子,多个抗病毒的作用,最终能把流感疾病减缓,这就是板蓝根为代表的抗病毒中药的主要本质。
近年来,提高中药综合利用率的“二次开发”,被视为带动中药产业跨越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尽管有明确疗效和市场前景的中成药很多,但真正通过“二次开发”挖掘出新适应证的中成药产品仍属凤毛麟角。
事实上,白云山和黄提出“四化战略”以来,企业在中药现代化的道路上已先行十多年,早已完成白云山板蓝根、复方丹参片的“二次开发”和升级换代,获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对行业转型具有借鉴作用。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迅猛,加快中药“二次研发”为中医药发展再次注入“强心剂”。业内人士预测,白云山板蓝根、复方丹参片等有针对性的中成药将获得较大利好,未来有望成为单品产值突破10亿元的“领头羊”。
随着系列中医药政策文件的发布,中医药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走出去”正迎来最好发展时期。“一带一路”效应和《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的推进,已经显示出国家政府和中医药领域对开放式未来的决心和信心,而广药集团、白云山和黄正在践行中医药“国际化”为引领的“四化”发展战略,在市场占有、渠道铺建、品牌引领和文化影响等方面,推动广药白云山国际化发展。
以进度最快的白云山板蓝根为例,其已在海外获得注册。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提到“白云山板蓝根,它是美国NIH首个资助研究的中药,开启了中西合作研究的先河。板蓝根在西方有中国咖啡之美誉,白云山板蓝根的国际化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合作,是中国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升级。”近日《板蓝根ISO国标标准》的正式发布,更是加速推动了中药产业国际化的进程。
业界观点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资源的融合,也是创新科技的融合,更是体制机制的融合。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落地,以白云山和黄为代表的广药集团将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平台,促进自身发展,打造成独具产业特色、文化鲜明的医药集团。
https://m.sohu.com/a/317677672_637114/?pvid=000115_3w_a&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