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秀丽 通讯员 陈默)记者从近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免疫治疗分会成立大会暨2018广州国际精准免疫治疗高峰论坛上了解到,业界对免疫治疗已经形成共识,免疫治疗启动前,需进行精准检测,找出有效人群,避免患者试错,耽误治疗和造成经济损失。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对于医患所恐惧的免疫治疗带来的免疫因子风暴,目前医疗界已经寻找到一些平息风暴的方法。
癌症用药前作精准检测避免试错
对付癌症,业界已逐步形成共识,在精准检测的基础上精准用药。溶瘤病毒M1研究团队的领军人物中山大学药理学教授颜光美向媒体表示,作为治疗肿瘤的新疗法,免疫治疗同样必须建立在精准检测的基础之上。而精准检测的前提市找到肿瘤标志物。现在许多的癌症没有找到精准诊断的标志物,所以临床医生会感到无能为力。“如没有找到标志物,没有精准检测诊断就用药,这是试错原则。往往病人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颜光美负责研究的溶瘤病毒M1治疗癌症课题,已找到3种标志物,证明对10种高发恶性肿瘤患者都适用。
免疫治疗分会主委、暨南大学李亮平教授表示,现在有很多方式,把每个病群对药的不同反应都预测出来,然后再决定启动用哪个药。如目前已经进入国内的PD-1抑制剂药物,它并不是可以治疗所有的肿瘤疾病。“它的对手是‘PD-L1',需要肿瘤有PD-L1分子。如果患者的肿瘤细胞‘PD-L1'不是很多,那么药物的有效性也会受限制。”
华大基因杨乃波教授表示,目前有些肿瘤已经找到标志物。“也已经有检测手段,对病人的肿瘤组织做基因测序,来预测基因的特征、突变、分型等等,这里头就有很多信息能指向将来药物上是否有效。”如果肿瘤病人在用药之前,花很少的一部分钱作预测,则可以避免他们花大量钱和治疗时间去试错。“肿瘤的PD-L1检测技术目前已经能够做到了。”
细胞因子风暴已有平息方法
免疫治疗带来的“细胞免疫因子风暴”,会让不少人望而却步。颜光美教授表示,在溶瘤病毒M1研究中,他们花了最多的时间考虑的就是免疫因子风暴的事情。“免疫因子风暴多见于血液病癌症,但对于实体瘤一般不会发生。”当然,颜光美教授团队也找到了对抗免疫因子风暴非常成熟的手段。“对于目前可以知道的M1所产生的副作用,我们都找到了对付的方法,有办法让M1停止工作,也有办法让它停止进入癌细胞。即便是患者出现发热反应,也可以让它马上停止发热。”
李亮平教授则认为,药起作用的时候,发生细胞因子风暴是难免的,“没有副作用就没有疗效。关键是找到方法,降低免疫风暴带来的危害。”李亮平介绍,现在该领域在大力发展细胞因子监测,通过先进的监测技术,防止、预判细胞因子风暴,并找出对付的方法。如目前中国有临床研究采用腹膜透析的方法,将患者体内的风暴因子“洗”出来。